close

早上在看到一篇30的舊報導:"價值比價格重要。" ,雖然主要是廣告無印良品的理念和商品,他前段述敘日本極簡主對生活家佐佐木典士的部份,更讓自己怦然心動。

 

讓自己再次想起最近看完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沒有看第一本,因為覺得介紹太細,2的內容更讓自己看的下去,也更怦然心動 [笑]),更加的認同整理節慶為自己向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大師和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大師看齊。

 

佐佐木典士和近藤麻理惠,都是在整理後,更加意識到,日常所需真的不需要多,只要"需要的"和"怦然心動的"物品即可,也是麻理惠說的,在整理節慶多次後,人們會發現自己的容量值,也就是自己感覺到在一個空間中,一定的量即可讓自己感到滿足,超出即對環境或多出來的物品會有不怦然心動,此時,雖然可能會很捨不得,但由於空間不夠,自己真的也可能不會再使用到他們,這時就真心誠意的感謝它們為自己製造的回憶或幫助,然後丟掉/送人/賣悼(最快能清出空間來的方式),以達成維持對空間的怦然心動感。如同30的文章所講的:"擁有哪些東西,其實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這也是為什麼佐佐木強調,極簡主義的「少,卻更幸福」,不是把東西都丟了,一個人就會「變」幸福,而是透過判別真實需求,思考自己該怎麼生活,進而「感受」幸福。因為捨的重點不是「丟」,而是「決定留下什麼」。當一個人有意識地減少身邊的物品時,過程中會開始檢視哪些才是對自己重要的、哪些東西其實沒有也無所謂。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判斷,進而確認與了解自己的價值觀與信念,到最後,就能建立起自己該有哪些東西的標準。這時就算面對別人質疑「你怎麼沒有?」,也能自信滿滿地回答:「因為我不需要」,拿回人生選擇權,建立起不因外界動搖、不被別人想法左右的至高幸福。"

 

雖然自己不一定認為像上面作者說的可以達到至高幸福,但按著麻理惠的整理節慶方式,最近自己真的感到比較愉悅和較能感受幸福。且真的較能省識什麼是自己心動和感動的價值觀。

 

最近在看的"小倉廣寫的"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其中所講的:"人的生活形態=人的性格"、"生活形態是你自己選擇的。"、在人生畢業前的一、二天,"人的生活形態都還是可以被改變的。"。整理節慶以及減少,真的讓自己有一股慢慢的接近自己的性格/ 怦然心動的人生形態的感動。由其今天上網確認"Slow is fast."這句話。不知道是誰講的,但被許多人講過。還有另一句名言:"Slow is smooth, smooth is fast."更深的解釋前一句,也愈來愈自信;慢,不是不好,反而是更快的動向。

 

也是在慢當中,更深層的去檢視生活上的不足,哪裡還不夠怦然心動?

 

再看看這個世上有什麼可以讓自己更好,更怦然心動的喜歡每一天的方法。

 

由其,最近對工作再次感到厭惓與無聊,近乎絲毫沒辦法再讓自己感到怦然心動。但是再像以前的脾氣大和工作狂形態的模式,才能達到工作上的目標,自己也是不想再要。這使得自己想先調整生活,再引入工作,讓自己成為一個平心靜氣,但卻能讓自己和他人覺得是個怦然心動的人/朋友/同事。

 

最近由早晨的早起先開始,雖然這份工作本來就該早起,可是一直都覺得是痛苦的。最近看一篇Freshome.com的"How to Become A Morning Person",早起似乎也不再是件困難的事。不過自己也只開始2天感受到良好和怦然心動,持續觀察中。

 

另一方面,也許是工作被分擔和幾個專案進入到尾聲關頭,多出來的時間和空閒感讓本來是工作滿檔的自己一下子有了空虛感而導致的人生無聊感。換個方式想,是不是正好可以拿來練語言、學習新事物和其他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的好時機?

 

例如現在,睽違已久的感想文與生活記錄文。一個怦然心動的一天的開始。

 

 

Wrote by Lisacats at 2016/10/21 

arrow
arrow

    LiyaLiyaL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